修房造屋,搭设脚手架是必不可少的步骤。现如今,扣件式钢管脚手架仍占据主流。
不过,钢管脚手架搭设不规范、不坚固,就容易造成施工事故。
因此,扣件式钢管脚手架的构造、搭设质量都必须认证对待。
壹|脚手架钢管及扣件质量标准
1、钢管:《规范》规定:“脚手架钢管应采用现行国家标准《直缝电焊钢管》(GB/T3092)中规定的3号普通钢管。其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碳素结构钢》(GB/T700)中Q235-A级钢的规定。单根脚手架钢管的最大质量不宜大于25kg,应采用ф48×3.5钢管。钢管表面应平直光滑,不应有裂缝、结疤、分层、错位、硬弯、毛刺、压痕和深的划道,钢管上严禁打孔,应涂有防锈漆。
2、扣件:《规范》规定:“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应采用可锻铸铁制作的扣件,其材质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管脚手架扣件》(GB15831)的规定。”旧扣件使用前应进行质量检查。有裂缝、变形的严禁使用。出现滑丝的螺栓必须更换,新旧扣件应做防锈处理。
贰|脚手架搭设存在的问题
无脚手架搭设方案和设计计算
在检查中发现部分工地没有搭设方案,有的有方案但编制过于简单,计算有误,又没有经过审批,不能指导现场施工。
更有甚者,施工员只是向作业人员进行口头交待,就开始盲目作业,严重违反了《规范》中“应按施工组织设计中有关脚手架的要求进行”和《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中关于必须编制专项施工方案的规定。
底座安装不符合规定
《规范》要求“垫板宜采用长度不少2跨,厚度不少于50cm的木垫板,也可用槽钢”。但在检查中看到不少工地的脚手架底层立杆下端仅用一块小方木或短木板垫起。
脚手架搭设完毕投入使用后,由于荷载的逐步增加,加之受风刮雨淋等气候的影响,再因基础未夯实,很容易造成架体不均匀沉降,引起变形。
立杆接头未错开
检查发现,部分工地在搭设过程中,立杆未严格按规范进行,还是沿用老的方法,使相邻的立杆错开,没有满足同步内隔一根立杆的接头在高度方向上错开不小于500mm的规定,造成架体强度不够。
剪刀撑不按规定设置
《规范》规定:“高度在24m以上的双排脚手架应在外侧面整个高度上连续设置剪刀撑”。
在检查中发现部分工地存在问题较多,如跨度不够、不连续、不贯通、未生根,起不到稳定架体的作用。
另外《规范》规定:剪刀撑斜杆搭接长度为1m,而有的仅有400~500mm长,扣件仅接2个。
再者,脚手架已搭设5、6步或全部搭设完,也没有剪刀撑,而是经督促后才于补搭。
连墙件设置不合理
《规范》规定:“对高度24m以上的双排脚手架必须采用刚性连墙件与建筑物连接”。在检查中发现有的工地连墙件设置过少,有的采用柔性接头,造成架体不稳定。
还发现有的工地连墙件未与建筑物可靠连接,根本起不到作用。
小横杆设置不合理
《规范》规定架体主节点必须调协小横杆,而有的工地采用隔根搭设的方法,只是省了一些材料,但却对整体产生一定隐患。
另外小横杆的设置还应考虑架板的铺设,不得违反《规范》“两块脚手架板外伸长度之和不大于300mm”的规定。
架体搭设高度不够
《规范》规定:“立杆顶端宜高出女儿墙上皮1m,高出檐口上皮1.5m”。主要是保证施工人员安全,但是检查发现少部分工地脚手架与施工不同步,低于或平于操作层,存在较大事故隐患。
安全网挂设不规范
部分工地安全网材质不合格、绑扎不牢靠、两网不衔接、挂设不一致,同时密目网破损孔洞太多起不到防护作用,个别工地未按要求设置安全立网、平网,若是超高层施工,立网内侧应加设防护立网,以防物体打击。
安全防护不到位
《规范》规定:“脚手架板应铺满铺稳,离开墙面120~150mm,自顶层作业层的脚手架板往下计算,宜每隔12m满铺一层脚手架板”。
而实际上部分工地未能做到,有的甚至无架板,仅是用方木或钢模代替架板。有的作业层局部有架板,但探头板多,未用铅丝绑扎,很容易造成人员坠落。
检查与验收
《规范》规定:“脚手架及地基基础应在下列阶段进行检查与验收。①基础完工后及脚手架搭设前;②作业层施加荷载前;③每搭完10m~13m高度后;④达到设计高度;⑤遇有6级大风大雨后,寒冷地区开冻后;⑥停工超过1个月”。
在检查中发现仍有部分工地未按规定执行。在检查安全管理资料时看不到脚手架检查与验收资料,而脚手架已经投入使用。还有一些工地虽然有检查验收资料,但未按阶段验收,无搭设负责人、验收人员签字,起不到见证作用。
叁|安全管理与使用
1.《规范》规定:“脚手架搭设人员必须是经过按现行国家标准《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考核管理规则》(GB5036)考核合格的专业架子工”。
实事求是地讲,各建筑施工企业经过体制改革设立了项目经理部后,人员流动加之老同志退休,专业架子工已经不多了。
现在搭设架子的任务就落在承担主体施工的队伍或专业搭设公司身上,他们大部分虽经过培训取了《操作证》,但技术水平达不到等级要求。
2.《规范》规定:“不得将模板支架,泵送混凝土钢管固在脚手架上”。
而实际情况又如何呢?在检查中看到不少工地就是把模板支架、泵送砼钢管、物料提升机固定架子与脚手架相连。
更有甚者,内外粉刷作业时,作业人员嫌连墙件碍事,不经批准私自拆除,削弱了架体的稳定性。
肆|图解搭设常见错误(附正确做法)
1、落地式脚手架底部纵向扫地杆,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钢管底端不大于200mm处的立杆上。
2、脚手架立杆基础不在高度上时,必须将高处的纵向扫地杆向地处延长两跨与立杆固定,高低差不应大于1m。靠边坡上方的立杆轴线到边坡的距离不应小于500mm。
3、作业层上的施工荷载应符合设计要求,不得超载。不得将模板支架、缆风绳、崩送混凝土和砂浆的输送管等固定在架体上;严禁悬挂其中设备,严禁拆除或移动架体上安全防护设施。
4、建筑结构用落地式脚手架-转角搭成井字架
5、悬挑脚手架的预埋件
6、悬挑脚手架在建筑楼板的预埋
7、悬挑脚手架悬挑材质不对,错误做法,使用钢管直接外挑安装。
8、建筑外立面的剪刀撑应自下而上连续设置,此做法错误。
9、共性问题-悬挑预埋长度不足1.5m
实际为两根HRB335三级18的钢筋(通俗理解为2根三级18的螺纹钢)
10、悬挑预埋单螺帽
来源网上收集整理 https://www.qgjbsb.com/
下一篇:没有了